餐厅客厅齐整容
美化完成了新厨房(请看前一章 厨浴空间巧利用),新旧一对比就无法怠慢餐厅了。下图是从餐厅看厨房。近景是餐厅和厨房空间过渡的吧台,吧台右下零乱的空格是有计划却未完成的小酒格。
餐厅不大,是个11x13尺的长方块儿,前接客厅,侧入厨房,既为用餐空间,又起通道作用。餐厅有两面外墙,一面是向外推出去约一尺的并排三个窗,窗子左右有两条暴露的暖气铁管通向二楼的卧室。餐厅既要宽松摆放6 人的用餐桌椅,又不能阻挡客厅到厨房的交通,得好好琢磨琢磨。咱坐在崭新的小吧台边上,托着下巴对着餐厅发了半日的呆,渐渐有了主意。
之前做浴室厨房的时候,咱亲手打了许多个架子,还打得上了瘾。(自诩打架能手:) 这不,餐厅里这瘦瘦高高的两个装在墙里的架子(build-in),又让咱显了一回身手,美其名曰CD Tower。正好把难看的暖气铁管封在了背后(封前把暖气铁管用保温绝缘层包起来,避免造成墙体里面过热)。架子8寸深,从天花直到地面,容纳了咱所有的CD不说,还收容了一些小玩意小摆设。
原来不足一尺深的窗台,上面钉上20寸宽双层的桦木三合板(birch plywood),木板下面装了三个自制的白色木支架,上面做了软垫,不宽的窗台就变成了舒服的临窗座位(window seats)。临窗光线明亮,坐在这里不论看书喝茶做梦发呆都合适,横向并排坐三个人绰绰有余,因此取代了餐椅,餐桌可以挪近窗子,让出了厨房到客厅间的通道。咱喜欢桦木板的本色,和咱家的原有的木餐桌正好相称,只用清漆油了两遍。咱家人口少,这餐桌可收可放,就省了去配正式的成套餐桌椅。
天花吊灯装在正对餐桌的上方,吊灯开关是可调亮度的dimmer。任何餐厅改头换面第一招,一定是要装一个品味不俗,格调相衬而大小适中的天花吊灯。天花吊灯是餐厅的灵魂,纵使你布置了千挑百选的华美餐具,少了这盏吊灯,就像舞台少了灯光效果,整个空间就缺了情调少了气氛,餐桌上的美食黯然失色。如今市面上天花吊灯千姿百态,各个价位都有,不买一个高高地挂起来对不起你的餐厅。
原来的旧的天花板为方便装灯拉线,全拆了换成新的灰板,天花板边缘加了装饰木线(crown molding),咱自从有了miter saw, 切天花木线就像切蛋糕一样轻松。餐厅外墙部分拆掉加了保温棉。
这是餐厅通向客厅的方向。地角线和通道门的木包边(wood casing)是新的,旧的包边经多年磕碰,早已像狗啃的一般。通道门右边旧的暖气开关换成了数字编程的调温开关,可以按照你的作息时间自动设定供暖时间温度,又方便又节能,开关用的是低压电,没动过电的新手也可以自己动手换。右边靠墙的条凳是备用的座位。
上图从客厅方向看餐厅。这个方向,觉得天花吊灯还可以放得更低一些。这里放个42寸宽的六人的正式长条餐桌绰绰有余。
这里留有足够的空间放餐具柜(side board 或 bufffet table),上方加了照明的筒灯。说到照明,在现代装修设计中不容忽视。你如果看过HGTV Candice Olson的家装电视秀Devine Design,就能体会她的照明设计给空间带来的戏剧性效果。尤其是地下室等光线不足的空间,千万别舍不得装灯。
其实写装修博客,有那么点儿忆苦思甜,自话自说的意思。您要是没尝尝那旧社会的苦,咋能体会这新社会的甜呢?昨天到阁楼的箱子里一翻,还真挖出一棵苦菜花儿来,且看下图。
可惜这张图还不是原汁原味的旧社会。原来的墙已刷过了新油漆,旧的木板门也刷白了。天花板装了白色木线边 (crown molding) ,可惜装的时候图省事儿,把那根暴露的暖气铁管留在了外面。 唉!漫漫装修路,孰能无憾?
先说说这格局的问题。客厅21x12 尺见方,占据了房子的整个前门脸儿。客厅外面是本地老房子常见的封闭门廊 (three season porch) 。门廊被一分为二,左半边做门厅,连接外边的大门,旁边有一扇窗,大概是为了补充光线加的。右半边做储藏室。不知道风水上怎么讲,反正中间这扇出入客厅的门把好端端的客厅空间给活活糟蹋了。
这是新社会的图景。原来的客厅门被俺彻底封掉了(像推翻了三座大山一样大快人心!!!),变成现在放电视的位置。瞧,咱又忍不住打架子了吧,这回是仿造壁炉架的格式,上面用了齿状木线(dental molding)做装饰, 架子一样做得不深,为的是不挡路。电视架上应该挂一幅装饰画的,当时没找到合适的,就空在那儿了。左边原来的窗子,现在正好变成了进入客厅的门。为了增加客厅的自然光,买了法式的玻璃格子门(French door)。外边的门厅一律刷白,地上铺的是12寸见方的仿石板人造革贴片(Aspen Slate Vinyl tile), 换了天花板,装了新灯,焕发出小小阳光房的感觉。右边的储藏室原封没动,原本打算做半个洗手间,后来忙起来,也没精力了。
从客厅右边的楼梯上照的俯视图。原来的沙发不得不放在暖气的位置,电视远远的搁在楼梯扶手下面。
暖气的左边正好安置这个现成的书架,右边做成一个办公的角落,也是DYI简单的板架构造。上方加装了筒灯照明。薄纱窗帘和餐厅是一样的。暖气周围做了一个简易的白色开放框架,上面陈列咱在海边捡回来的石头。
客厅和餐厅采用同样颜色的油漆,为的是让空间更有整体感。沙发后面挂的是 Franz Marc 的名画:枣红马(The red hourses.),左边是咱参加业余油画班画的静物。沙发的左边是楼梯。
楼梯尽头墙上挂的是波兰女画家 Tamara De Lempika 的画:睡美人 (The sleeping woman).
楼梯的转角装了暖色的铅玻璃吊灯。
二楼走廊的天花板上安装了上屋顶阁楼的收拉梯子。左起第一个门是浴室。走廊的尽头的画是自己涂抹的。
这就是咱的第一个房子,装修前前后后花了近两年。正像房崇大侠所说的‘其中有多少冷暖自知,有多少苦乐共享’,但最终得到的是‘咱也曾经折腾过’的丝丝欣慰和成就感。2003年夏天,供职的挨踢小公司再次资金危机,咱端着纸盒再次走出了IT工作间,之后走进了地产经纪行,做起了专职的地产经纪,从此帮朋友们买房换屋实现美国的家园梦。
发布: 2012-04-18 作者: 李雪莲 来源: 麻省房产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