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厅开敞迎宾到——房崇修房 92、93
修完了主卧和楼道,本打算接着修另外两个卧室。这时离圣诞节还有近一个月,忽然转念一想:何不先修客厅?卧室客人看不见,可是客厅是开门即见,是个脸面,要是修好了过节待客,不就有的炫耀了?于是转向调头,拿客厅开刀。
我的客厅正对着前门入口,前面还有个门厅。关于这个客厅的入口如何改造,我和太太已经考虑了很久,斟酌了不同方案。先看看它的原样。
这个入口的宽度是6英尺,我们早想着扩得更宽,以适合格局开放的新潮流。门厅和客厅互相借景,打成一片,会显得空间更大,视野开阔,一进门就有个吸引人的感觉。去年某日,太太出了个主意,就是扩宽后,左右各留一个通道,中间设一堵矮墙和两个柱子。我说这就像毛泽东在内战时提出的“让开大道,占领两厢”,这主意就是堵住中间,专走两边。
我当时是很同意这个方案的,其好处是一,把通透斜对的前后门隔了一下,哪怕不信风水吧,也是更合理的设计。这个房子是横向宽而纵深浅,所以从前门直接看到后门。二,有矮墙挡着,里面适合摆一个双人沙发(lovers seat),比较容易布置家具。三,是一个有特色、与众不同的设计。
在约一年的时间里,我一直打算这么实行。但是慢慢地,渐渐地,我和太太的主意都改变了。太太是从大方向上着眼,觉得这个设计可能太独特,不易被很多人接受。我的担心则非常务实,因为总宽度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,要开两个通道口再加一段挡沙发的矮墙,口子就只能30英寸宽,与一般卧室相同,将来搬沙发等家具会很困难。这岂不是入口虽宽而无用,自己给自己设置障碍吗?装修不仅仅是为看的,更重要的是实用。
就在11月里,开工前不久,我们决定还是按常规办事,扩大开口,柱子设两边,通道在中间。本来太太是想要方柱子的,但我以施工不易为理由,还是取了圆柱子。这种柱子在大店里没有现货,要特殊预定。
要说起在屋里装柱子,我可是个老手了。以前在三座房子里,我曾经装过四对。先看看过去的实物,就明白我们现在的打算了。
决心已经下定,意图已经讲明,那咱们就大刀阔斧,开拆了!把多余的灰墙拆掉以后,露出了骨架。为了不刺激爱美的女士们,我是先清理完了遍地碎灰才拍的照片。如果要强调其场景惨烈,就先拍再扫;如果要显示其秩序井然,就先扫后拍。
反身再拍一张,可以看到与门厅的关系。里面的顶部灰墙不能拆,要保护旧有的crown moulding。
这墙是承重墙,在动其结构之前,先要把我以前已经用过几次的临时支撑再架起来,就是所谓“移墙承重暂息肩”。支撑应该适应要拆的宽度,本应更宽一点,但是这次我就凑合了,反正墙上就是顶棚,没有太重的分量。下图是拆掉一边的支柱后,原入口之上的header摇摇欲坠。
在把该拆的都拆掉后,先在适当位置立好两边的支柱,再把新header装上去,需两人合力完成。新的开口约宽10英尺,所以用了两块2x10英寸宽10英尺长的木料。这样就算把承重的问题解决了,在拍完下图以后,临时支撑就可以撤掉了。
然后在两边各做了一个木头墩子,作为柱子的基础。其高度就是门框减去柱子,剩多少算多少,我这个是25英寸高。做墩子的材料,利用了拆下来的旧木料。其上那个方块,是属于柱子的。
做了几天以上工程,正好等到订的柱子到货了。柱子是木头胶合起来的,有4、5、6、8英尺的高度可选择,我这个是5英尺高,6英寸粗(还有8英寸的)。其上下的双层帽子和脚,需要用螺丝和胶组合起来,还要注意把螺丝藏起来看不见。这柱子主要起装饰作用,不要靠它承担结构性的重量。
柱子组合成一体以后,把它装到墩子上。经过仔细校正其位置和垂直度,用较长的螺丝把它与上下木方固定。这时的螺丝就藏不住了,只好事后再用腻子填补。在两边的柱子都装上以后,退到门口一看,感觉立刻与前不同了。
再返回身往外看一张。虽然还没有补墙装边线,没有油漆,但整体效果已可预料。
以后的工作看似比较普通了,无非是刷漆铺地板而已。但是还有一件事比较具有挑战性,是什么呢?
读者还记得吗?一年前,这个客厅曾经被我割让了3英尺,让给了必须扩大的第一个浴室(正因为此,本集这个大开口才也向一边移动了)。那道移位重做的墙还没有完成,就在上图的右边。我该怎么修补失去了一面的crown moulding呢?
上次说到把客厅的入口处展宽了,立起了两根柱子,但周围还只是框架。接下来就要用drywall把该遮挡的部分再封起来,主要是顶上的横梁处和左右下角。如我以前说过的,因为旧墙的厚度与今天的墙不同,为求墙面的平整,还要先垫薄木片。封墙后照例要抹灰磨灰两三遍,不必细述。
上图中的墙体侧面还是敞开的,需要包装起来。这个包装既是必需,也是装饰,将来的完成效果主要在此一举。这事在英文里叫architectural details,用中文通俗地说就是装点门面的细节吧。究竟怎么包装?要有些平常包装普通门窗的基础,再加上些看书看杂志看新老房子的感悟。先在心中有了个成竹的大体样子,然后就像搭积木了,我曾经不断在肚子里打各零件怎么连接的腹稿,就像是写文章的起承转合。
所有材料都买的是MDF的仿木板材,有1x8、1x6、1x4等不同宽度,以及边线(trim)和crown moulding。下图是尚未完成的左下角。
再看右上角的局部。为了使柱子的上部有个收束或承托,我给它加了个帽子,这就是反复打腹稿的结果。在填眼和腻缝之前拍照,更易于看清零件间的组合关系。上次有网友问在拆墙时为什么用锤砸而不是用锯锯得整齐一点?我的回答是第一,上锯扬尘太大;第二这墙是plaster,不是drywall,锯条会很快磨秃。现在还可以讲第三,墙的拆口是要用边线包起来的,看不见,没必要太整齐。
从此图还可以看到,我在客厅墙上刷了油漆,是与餐厅同样的绿色。而柱子以外的门厅墙是浅米色,内外两色,所以也必须用白色的柱子分隔开来。此外,还把屋顶重新刷白,一改38年积累的陈旧颜色。
不等柱子彻底修饰完成,我就先开始铺地板了。这地板是一年多以前拍卖得来的,同样的5寸宽秘鲁核桃木地板,我已经铺过三个房间加上楼道,早已不新鲜了。从拆墙时开始,这地板就放在这里,已经在同房间里呆了两周。因为是在冬天里铺地板,我特地在暖气炉上加了湿,使室内的湿度保持在45%左右(允许的是30-60%之间)。这是因为如果太干,实木地板会收缩,到夏天湿热时就会膨胀太多,翘起变形。就在三年前我的上一个房子里,就发生过这样的事,我可是吃一堑长一智了。
地板还是从外(即入口处)向内(即外墙方向)铺,这是为了保持最明显处的地板完整,把锯口留到最不显眼处。具体到这个房间,还要顾及两柱间开口处。与某网友的做法不同,我在起头一排不加螺丝钉,而只用气手枪打细的直钉,加上小木片垫在墙边。这是为了钉下几排时使地板不会移位,我总觉得垫木比强钉好,在完成后这些小垫木可以轻易撤除,不留痕迹。由于墙体可能不直,所以垫木不一定一样厚。
从白天干到晚上,地板铺得过半了。
再由里向外看一张。
当地板铺到快到头时,遇到了暖气出风口。以前到此一般只要用台锯锯一个L形就行了,这次偏偏遇到出风口比地板还窄,套在一条板子的中间,只好更费事些地换锯掏出一个口子来。这种情况不多见,因为出风口是3寸的窄型,而地板是5寸的超宽。
铺完地板后,经历了钉脚线、在所有装点门面处填眼腻缝和刷油漆等种种繁杂琐细的事,最后效果都在这最后的美容。下图是完成的柱子下脚,为美观又增加了装饰小框,两柱三面共六个。左手的门厅地面是将来的任务。
再看一遍门柱完成后的上冠。我说过以前装过几次柱子,但这次的上下两端装饰是最复杂的。所以要加柱础和上冠,其实都是因为柱子特别是其上下的方形,要比墙体更宽。以前对柱础我曾经用drywall来包,但那样就不好分隔内外墙的颜色了,故如此升级。
在圣诞节平安夜的下午,终于基本完工,可以赶在节日之前拍成品照片了,这又像去年今日修完了第一个浴室一样,不禁自叹命苦。先回顾两张旧貌,再对比新颜。以下二图是2009年7月,刚接手房子那天拍的。这是原入口,被我扩大了,即所谓开敞迎宾。
从客厅看原餐厅。这个通道口被我堵死了,在墙的那边改建成了新厨房,餐厅移至原厨房。现在这个位置是厨房里的炉台。
这就可以看新颜了,在堵死了的口子位置上,安放了一个可移动的电壁炉,成为房间的视觉中心。
房间的另一端,背后的墙曾经向内移动了三英尺,让位给去年修的第一浴室。上世纪60、70年代的老房子,都把客厅建得硕大,而厕所太小。我这样改动以后,客厅的长度还有17英尺,是当今客厅的标准大小,并不感觉逼仄。在下图上端可见,移墙后顶上的crown moulding还没有恢复,只好待节后再补。家具和挂画仍是我上一个房子的原物,网友们见过的。由于此房间的前后两边都是门,所以只能把长沙发摆在短边上。
再以俯视的角度拍一张。
最后再看正面,这是客人进入前门后的第一印象,所以我才要刻意加工,不惜工本。此图中还有两个缺点尚待改进,一是窗帘还没有挂,没备好合适的,也就避免了挨砸。二是地毯显得太小了,如果能换成加倍的大小才好,我要去寻找7x10英尺的地毯了。
发布: 03/10/2011 作者: 房崇 来源: 文学城博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