纽约市公租房廉租房之一:老年公寓
有一年,我回上海看父母,母亲告诉我,里弄里的李大伯死了,李大伯开完刀后,在家休养。但居住条件太差了, 老夫妻俩人住在石库门房子一个过道间,房间整日不见阳光,白天也要开灯。楼下是四家人家共用的厨房,油烟熏得够呛。这些房子早就该拆了,但由于地段太好,没有开发商愿意出高价来买这一点点地皮。这些房子里有十多户人间,有六七个老人,看来他们这辈子住不上好房,都要死在这里了。上海能买的起房子的大概五种人:1)来自全国各地的富人;2)当官有权及经商的;3)有亲友子女在海外的;4)动迁户;5)中青年夫妇,他们靠积蓄、公积金、单位补贴、父母资助加贷款。
李大伯二个女儿属第五种,已经离开这里了。但像李大伯居住环境的老人,在上海,在全国各地成千百万不止,倒霉的是,俩人的退休工资一加,算是经济条件好的,在许多城市还没有资格申请公租房廉租房!
以上的情况,使我想起了美国的老人公寓。
在美国,公租房与廉租房的种类很多。老人公寓是公租房廉租房的一个品种。
我查了很多资料,都没有明确说明纽约市有多少个老人公寓,联邦政府资助的就有170个,还有市政府投资的,区政府集资的,街道合资的,无盈利组织团体私募的,开发商财团建造的,大大小小分布在曼哈顿,布鲁克林等5个行政区,大约每三个街道(按国内行政称呼)就有一栋老年公寓。
美国各州市政府有一个为老人居住、食品、医疗、交通服务的部门,纽约市政府称老人局。老人局专管老人问题,老人有问题可以找老人局解决。许多为老人服务的机构都要向老人局申请经费,老人公寓的一部份开支的补贴也来自老人局。
曼哈顿黄金地段第九大道54街的克林顿花园(Clinton Garden) 是美国联办政府提供援助,在1993年建造的老人公寓。克林顿花园外表很普通,十层砖墙建筑,入门有点古典味。一进门的大厅虽然不大,但欧洲风味十足。
门口有警卫室, 紧靠警卫室旁是信箱间。过了大厅,是一条长通道,通道二边有餐厅,娱乐厅,洗衣房,电脑室, 工具房,办公室等。上了二楼,长廊两边是老人居住的单元了。每一层有十余套单间室或一房一厅。
夫妇俩人一般分得一房一厅, 单身老人分得单间室。无论是单间室还是一房一厅,厨房,卫生间都是独用的。
克林顿花园的项目部主任Armina Freas介绍说,克林顿花园老人公寓有100套房间,根据联邦房屋第202条例,该老人公寓接受纽约市收入低于$25100/年(夫妇),$22000/年(单身)62岁以上的老人申请。入住之后,每月的房租将收取房客的月收入的1/3 , 例如,一位退休老人的每月社保金是$750, 居住在这里每月需付$250 左右。 如果你把$750元都交给老人公寓,那么老人公寓除了提供一日三餐之外,还会组织外出旅游,看戏等活动。当然也会留一些零用钱给老人。
我上下里外参观了该老人公寓,干净整洁,漂亮安宁,简直是一个四星级的宾馆。 在曼哈顿这个地段,一房一厅的租金至少$2500/月!有一对老人夫妇告诉我,他们在这里已经住了十来年, 他们自己买菜烧菜, 一日三餐自己搞,爱吃啥就买啥,这样较对胃口。说起居住在这里的感受,夸奖有中国人经理,任何告示通知有英文,西班牙文,中文,韩文等多国文字。很满意这里的服务与管理。
每个老人公寓每月出一份活动安排与30天的餐饮表,饮食是有营养师配制的,每天的餐单例入表中。午餐中牛奶,水果,果汁必有,主食每天更换。每月活动安排有一二次短途旅游,有打二折三折的戏票,音乐会票等。老人公寓的活动不限制该公寓的租客邀请朋友一起参加,年龄超过60岁,可以享受同样折扣待遇,年轻人不行。我与一个老人公寓的朋友一起去看百老汇的歌舞剧,只花5美元,而市场价是80美元。过节必开个联欢会,邀请外面的人来唱唱跳跳。
老人公寓的社工的主要任务是帮组老年人申请医疗补助,要人护理,社工就向政府申请经费,护理公司上门4小时,8小时,12小时或24小时护理,老人要上医院了,社工叫车接送, 要轮椅车了也向政府申请。 夫妻二人收入低于1400美元/每月左右,(每年的标准不一样)享受这些待遇全是政府支付。对收入高的退休老人,医疗费用,护理照顾都要自己掏钱。
老年的收入相对来说比较固定。老年公寓每年的财务审核比廉租公寓的租客要简单些。公寓的正常运行除了租金收入,大部分申请政府补贴, 餐饮向老人局要经费补贴,一客午餐收1美元上下(各公寓不同),政府补贴约6.5美元。医疗方面就问卫生局要钱了。老人公寓的消费税,地税实行减免。
在老人公寓的员工薪资不高,管理层的只有三四万年薪。
克林顿花园属于纽约老人基金会下的一个公寓。这个基金会共有9栋大楼,约有800间一房一厅与套间。非盈利的基金会成立于1968年,当时只有二个雇员,现在发展到1200余名雇员。 他们的主要资金来自联邦政府,好比我国的中央政府的拨款,长期投钱资助。当然,这也是用纳税人的钱为美国老人谋福利。
有些大型的老人公寓有六七栋大楼,中间与四周是草坪与花园。形成一个老人社区。我去过纽约市的斯坦伦岛区的一个老人公寓,住了近千老人, 但中国人不多,只有五六家。 老人公寓的入门处还有个老人中心, 约有四千平方米,餐厅有500平米,午餐只要一美元,有主食,水果,饮料,牛奶等,市价不低于八美元。老人中心还有图书阅览室,桌球室,健身室等等。
美国的老人公寓并不是只供贫穷人居住的,除了廉租性质外,还有许多是公租房性质,要求退休后的年收入在3万以上5万以下等等。美国退休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收入选择不同的老人公寓。但美国70%的老人退休金在2万美元/年以下, 50%的老人年收入只有1万2000美元一年,一个月不到1000美元。如果自己没有房子,在市场上租房子居住,会造成生活困难,所以,这些老人都申请廉租的老人公寓。由于当代社会的老龄化,纽约市的老人公寓还是少僧多,要申请三四年才能排到,在郊区的只要一二年可以分到了。
这里还要说明一下,美国的老人中心与老人公寓是二个概念,一个是供住的地方,一个是供活动的地方。有些老人公寓连带老人中心,而大部分老人中心分布在各个街道,纽约市有200余个老人中心,老人中心除了供应早餐与午餐之外,还开办健身操班,唱歌班,陶器班,绘画班,舞蹈班,太极拳班等等,满60岁的老人,不管是否住在老人公寓,不管贫富都可以来参加,享受一二美元的早中餐。
根据今年公布的人口普查报告,中国城市人口老龄化正在攀升。例如新华社2011年04月18日的报道称,根据上海老年人口信息发布,至2010年12月31日,上海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331万余人,占户籍总人口的23.4%。比上年增加了15.32万人,增长幅度接近5%。同时,上海60岁及以上人口的“老年抚养系数”首次达到34.4%,比2009年增长了1.8个百分点,这意味着上海平均每三位劳动人口就要抚养一位老年人口。未来几年内,独生子女父母的老化将考验上海的养老能力。统计显示,上海没有子女陪伴在身边的老年人总数达94万余人,这一现象无疑给上海的养老保障事业提出挑战。到2015年,上海户籍老年人口数量将超过430万,占总人口比例将接近三成。
国内要造这么多廉租房,为什么不去考虑建一部分廉租老人公寓呢?
我知道上海与全国各地有老人公寓,但政府出资建造的不多,大部分是开发商看到人口老龄化的商机,投资建了不少老人公寓,它不是公租房廉租房,不是非盈利的经营。一般老人是住不起的。例如,在上海南汇的亲和源有很多媒体捧它,著名电影演员秦怡是这个老年公寓的形象大使。2008年上海楼市周刊报道:“位于南汇区康桥镇的“亲和源”老年公寓进入试运营阶段,据了解目前已有9户共计18位老人入住。这家“亲和源”老年公寓采取的是类似高尔夫球俱乐部等高级场所的“会员制”,住进社区的老人必须一次性缴纳50万元现金“入会”,随即获得老年公寓的使用权,50万元换来的会员卡没有使用期限,可以自行转让和继承。此外,根据房间的大小,每年入住老人还要交2万-5万元的年费,该笔年费主要用于支付房屋租赁使用和生活照料费用,不包括老人餐费和医疗费用。”
像我们里弄里的李老太太怎么住的起啊!
改革三十年来,像50年代初,有民政部出资建的老人福利院没有很好的发展,全国各地的民政局都有这样的楼宇房产。上海还有一些,但要住进这样的福利院极其困难,等候时间很长。这样国办的老人福利院与美国的老年公寓还有点区别,美国的老人公寓是专门对老人建造的公租房廉租房, 配给一套房子后,家具摆设一切按自己风格购买布置, 就是自己的“家”。国办一些老人公寓相当于医院或养老院,供一张床,完全没有家的感觉,像过集体生活。第二,美国的老人公寓是政府的老人福利政策的一个组成,每年补贴了大量资金,让为国家作过贡献,交过税的老人改善居住环境,安度晚年。 国内新建的老人公寓大多数收费很高, 老人公寓自负盈亏,以盈利为目的。
全国5年之内要建3600万套的公租房与廉租房,今年要开工1000万套。建议地方政府在建公租房与廉租房时,也能想到老人公寓,拨点钱给民政局或者街道,让他们来负责建造管理。中国的中低产阶级的老人一定会感谢政府的!
发布: 2011-08-05 作者: 沈克明 来源: 财新网